独行者的大学时光:当陪伴成为奢侈品-大学没有人陪自己玩

大学的校园总是热闹的——教室里挤满讨论小组的同学,食堂里三五成群的笑声不断,朋友圈刷屏的社团活动和周末聚会。可在这片喧嚣中,我却像一座孤岛。独行者的大学时光:当陪伴成为奢侈品-大学没有人陪自己玩

起初,我以为孤独是暂时的。毕竟新生入学时,每个人都带着对友情的期待。可渐渐地,我发现“合群”需要一种天赋:要能接住毫无营养的玩笑,要对别人的生活保持旺盛的好奇心,要习惯在人群中消耗时间等待共识。而我更愿意在图书馆耗到闭馆,或是盯着操场夜空发呆。独行者的大学时光:当陪伴成为奢侈品

有人问我:“为什么不主动一点?”可主动的尽头常是尴尬的敷衍。约饭被推脱,分享趣事只换来“哈哈”,鼓起勇气加入话题却像投进深潭的石子。后来我懂了,成年人的疏离并非刻意,只是大家的频率早已被分割——有人沉迷电竞,有人专注实习,有人忙着恋爱,而我的“喜欢”恰好没能和他们重叠。大学没有人陪自己玩

独处的日子里,我学会了自我取悦。一个人吃火锅时,服务员在对面放上小熊玩偶;深夜写论文,耳机里的播客成了最佳搭档;甚至发现教学楼顶层的落日视角,是吵闹的人群从未抵达的秘境。孤独从刺痛变成一种清醒的自由,让我看清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。

或许大学的意义本就不在于“被陪伴”,而在于学会在无人同行的路上,依然能走得兴致勃勃。那些独自走过的长夜,终将成为灵魂里无声的底气。